中國航空救援產業——
守護“空中生命線”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四川西昌市進行典型滅火場景驗證試飛。 |
中航材航空救援在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設置的救援基地數字化指揮中心。 |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與中航材航空救援合作,通過直升機將一位危重患者轉運至十堰人醫救治,直升機飛行用時15分鐘。 |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對全縣21個直升機應急救援起降點進行驗證飛行。該縣直升機應急救援起降點建設主要依托鄉鎮學校、廣場等場地,實現了直升機救援起降點覆蓋所有鄉鎮。 |
多架直升機在湖南省資興市執行空投物資和應急救援任務。圖為資興市第一中學,志愿者將生活物資搬運上直升機。 |
掃碼觀看視頻 |
16年前,汶川地震現場,唐家山形成巨大堰塞湖,潰壩風險嚴峻。危急時刻,一架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吊運重約13.2噸的挖掘機到壩頂搶險。這架“空中巨無霸”穿越天際的一幕,成為許多中國人腦海中關于航空救援的最初畫面。
近年來,航空救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航空救援產業也不斷壯大。裝備制造、軟件供應、平臺運營、作業飛行……一條產業鏈逐漸完善,為航空救援行業“起飛”提供了動力。
巨大的市場潛力
從類型上,航空救援分為兩類:一類是航空應急救援,處置火災、洪澇等突發災害;另一類是航空醫療救援,也被稱為“空中ICU”。在中航材航空救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材航空救援”)位于浙江杭州的救援基地,記者就體驗了一把模擬救援飛行。
走進基地,一架藍白涂裝的直升機便映入眼簾,身形俊秀,旋翼舒長。打開艙門,“機肚”里別有洞天:兩個醫護位、一個擔架位,除顫儀、呼吸機、注射泵等設備依次排開。
“這是一架專業的醫療構型AW119直升機,我們在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設置救援基地以及數字化指揮中心,常態化備勤,救援半徑可覆蓋200—300公里。”中航材航空救援副總經理李晶晶介紹。
說話間,直升機旋翼啟動,巨大的轟鳴聲響起。機長手握總距桿,飛機緩緩向斜上方升起,逐漸攀升至約300米的高度。向下俯瞰,沿途風光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高樓、寬闊的錢塘江、一艘艘輪渡、齊整整的田野……直升機掠過群山時,下方的塔架線纜縱橫交錯,仿若觸手可及。
約15分鐘后,直升機進入消速進近階段,震動幅度稍顯加大。不同于民航客機著陸的巨大震動和俯沖感,直升機懸停、下降、落地,一氣呵成,并無太大顛簸。最終,機組抵達終點浙江省紹興市鑒湖機場,整個過程平穩、順暢。
記者看了一眼手表:這場跨城飛行僅僅用時20分鐘。而手機搜索顯示,若從地面駕車行駛,這段約50公里的路程需耗時50分鐘。
“醫學統計顯示,如重傷者在15分鐘內得到及時有效救治,保住生命的幾率將達到80%。航空醫療救援的及時性大大降低了病患的死亡率和后遺癥風險,有傳統地面救援無法替代的優勢。”國家級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單位、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十堰人醫”)航空救援科主任郭文萍說。
在歐美國家,航空醫療救援已有成熟市場。2018年,李晶晶和團隊曾前往法國調研,一個“荒郊野嶺”里的機組讓她印象深刻:上一秒,大家還喝咖啡、聊著天,下一秒,BP機鈴聲一響,機組就“一鍵切換”到工作模式,打開機庫、裝卸設備,準備轉運附近登山摔傷的患者。約5分鐘后,機組便帶著趕來的醫護人員起飛,駛向崇山峻嶺之中。
“他們非常嫻熟,整個過程極其流暢,機組一天甚至可能有七八次救援任務,這讓我很受觸動。”李晶晶和團隊不禁感慨:如果航空醫療救援也能成為國內消費者的常態化選擇,將帶來多少新的可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通用及小型運輸航空公司在冊機隊規模2141架,其中民用直升機784架。業內人士分析,如以建立15—20分鐘航空醫療救援圈為目標,全國各省份大概需要布局1500—2000架醫療直升機,航空醫療救護的直接運營收入將超過80億元。
“目前,中國航空醫療救援的供給和需求還不平衡,這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李晶晶說。自2021年11月至今,中航材航空救援在華中區域已完成95人次救援、轉運任務,病情涵蓋骨折、休克、腦出血等急危重癥,救援飛行時長累計155.5小時。
除了常態化的航空醫療救援,突發性應急事件也是航空救援的重要場景。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變、地形地貌復雜多樣、自然災害多發,對應急救援能力提出剛性需求。
專家分析,航空救援響應速度快、機動能力強、覆蓋范圍廣,即便在復雜地形和極端天氣下,也能實現空中偵察、防汛抗洪、灑水滅火、人員物資投送等任務,可與地面、水域等應急力量形成有效互補。
“打造區域性航空救援基地”“加大航空救援等先進專業裝備研發配備力度”……今年9月,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多次提及航空救援能力建設。按照《“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到2025年,全國開展通用航空應急救援服務的省份將不少于25個。
裝備制造國產化提速
如果說,航空救援是一條“空中生命線”;那么,驅動這條線轉動的“齒輪”,便是產業鏈上的一家家企業。
結束此次飛行,記者來到中航材航空救援杭州基地內的指揮中心,大屏上赫然出現剛剛飛行的軌跡。隨著鼠標滾輪滾動,地圖上的軌跡坐標點越來越精細。這背后,離不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持。
“我們的北斗三號機載終端,可以為航空救援提供綜合有效的時空信息保障服務,完成實時定位、傳輸,無網絡情況下可實現30秒返回一次飛機位置信息。”北斗天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斗天匯”)董事長劉忠華向記者介紹。
實踐中,提供航空救援的社會力量往往是一些通航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救援作業點分散、航空器及隨機設備標準不一等因素,在救援飛行中往往不便于統一安全管理。因此,通信、導航、監控等一批數字基礎軟件便極為關鍵,相當于為飛機裝上了“眼睛”。
北斗天匯是一家專業從事北斗衛星終端應用領域科研、生產、銷售和運營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然而,從地面、海洋再到天空,設備研發的過程并不簡單。
“對于地面上的汽車,定位導航終端可吸附在車頂,甚至直接放在前擋風玻璃下方即可工作;在輪船上,定位導航終端甚至隨便放在一個暴露空間的角落里就能作業;但在飛行器上,條件相對苛刻了不少。”劉忠華說。
一開始,公司嘗試將終端架設在機身外,但飛行時的巨大震動容易讓設備安裝支架變形或脫落;后來,研發團隊改設終端于機內,但部分型號直升機玻璃上的金屬絲,又可能會屏蔽信號;還有一次,團隊把產品放到客戶的直升機上試驗,結果直升機的儀表指針竟出現異常——原來,產品和飛行器自身的航電設備頻率出現相互干擾。
“適航性是任何‘上天’產品必須跨過的一道坎。我們通過不斷試驗,最終研制出既與飛行器航電設備頻率適配,又能保證效果的便攜式北斗機載終端。”劉忠華說。
目前,業內已有一些為航空救援提供定位導航服務的供應商。劉忠華表示,未來,隨著“低空熱”“通航熱”的不斷升溫,低空空域的定標、計算、管理將是一大發展方向。航空救援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將吸引更多通導、空管系統供應商聚集,賦能行業整體提升。
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要“軟硬兼施”。對航空救援而言,除了必需的各種服務“軟件”,還有裝備制造這個“硬件”。
2023年10月,湖北荊門漳河水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亮相消防演練現場。地面上,近半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火場燃起熊熊烈火,“鯤龍”在上方飛馳而過,一道“水墻”便從天而降。未等水霧升騰消散,“鯤龍”又在火場附近的水面上輕巧滑行,20秒內最大汲水量達12噸,“喝飽”后再度奔赴火場……
裝備制造是航空救援產業的關鍵一環,長期以來,我國救援飛機多依賴國外進口。“核心關鍵技術我們是等不來、要不來、更買不來的。”“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表示,“自主可控這條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經過十余年研發,設計團隊連續突破掌握了氣水動融合布局、高抗浪適海船體、復雜高支柱起落架等關鍵技術。最終,“鯤龍”擁有5萬多個結構、2萬多個系統零部件、100余萬個標準件,海上救援時單次最多救護50人,執行滅火任務時一次投放可覆蓋4000平方米,比國外同類飛機高至少50%。
中航工業的AG600已完成最小離地速度表明符合性試飛,中國商飛研制C909醫療機……航空救援裝備的國產化進程正在提速。與此同時,在數字化時代,救援航空器的形態也愈發多元。
無人機正在成為近年來的亮眼新秀。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2024年安全應急裝備應用推廣典型案例名單》。記者統計發現,11個和航空救援有關的無人機已列入其中,并在空中滅火、物資投送、巡查測繪、傷員轉運等場景下實現運用。
中國在無人機制造方面有完整產業鏈優勢。截至2023年底,中國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近2萬家。專家分析,無人機安全可靠、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將有效解決傳統應急救援手段反應速度慢、處置成本高等問題,為行業帶來變革。
探索商業運營模式
一個成熟的市場,完備的商業模式是必備要件。
目前,面向普通消費者的航空醫療救援市場還未被充分開發。深耕航空醫療救援的企業不多,只有中航材航空救援、紅十字會999等幾家。雖然也有社會化通航公司參與其中,但往往散、亂、小,參差不齊。同時,考慮到購置飛行器耗資大、運營成本高等因素,單純靠航空醫療救援業務,通航公司也缺少充足的收益。
有業內人士分析,單一、分散的主體,難以支撐起系統性的航空救援工程。要培育成熟的航空醫療救援市場,不能靠某一家運營商獨自承擔風險,還需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共同發力。因此,平臺模式或將成為未來方向。
“你看,這些密密麻麻的點,就是目的地100公里半徑內所有可用的航空器資源。”李晶晶向記者介紹,在中航材航空救援的信息化平臺上,全國范圍內登記可查的水源點、起降點、通用機場等8大類資源收錄在地圖中。同時,公司還推出小程序、APP等,方便客戶在手機端“一鍵下單”。
“這種集納各方需求與資源的平臺模式,可以有效打通用戶、供應商、呼叫中心、航空器運營人、醫院、保險等救援主要環節。”李晶晶介紹,平臺模式有利于對接供需兩端:一方面,通過簽約,平臺可以將社會化通航公司的運力納入其中,對閑置航空器進行專業化改裝,盤活行業內現存資產,降低通航公司購機和運營成本;另一方面,社會救援需求也得到集中,用戶在平臺直接下單,便可獲得省心、省時的一站式服務。
不只是商業模式。未來,航空救援產業要想從“起飛”變“高飛”,還需要一系列“跟得上”的配套設施。
起降點是其中的關鍵之一。郭文萍記得,去年4月,十堰人醫接到求助,需要用直升機轉運收治一名在外地嚴重摔傷的十堰籍男性。然而,患者在陜西寶雞岐山縣蔡家坡鎮,這是醫院從未飛行過的地方。
“能不能‘落’和能不能‘飛’一樣重要,對于一個完全陌生的目的地,協調起降點特別關鍵。”郭文萍回憶,接到電話后,機組立刻采取多種專業化手段搜尋符合條件的起降點位置,同時家屬也到現場拍攝視頻輔助研判。最終,機組確定了一個廣場作為臨時起降點,并由醫院緊急聯系當地警力安保疏通。在多方配合下,機組終于飛越秦嶺、完成跨省轉運,原本單程至少5小時的地面行程,直升機僅用時105分鐘。
“航線審批、空域協調、起降點聯系,這些基礎統籌工作耗時、費力,如果能有專門的行政力量統一歸口、居間協調,將會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大大節省轉運時間,為患者帶來更多生的希望。”郭文萍結合自身經歷談道。
目前,“貴”仍是許多老百姓對航空醫療救援的印象。如何讓空中醫療飛入尋常百姓家?行業內開始積極探索,通過區域共享、引入商業保險等模式,攤薄成本,降低服務費用。據了解,十堰人醫和中航材航空救援合作,去年已在十堰地區將航空醫療救援單次服務費用降至5000元,今年同步試點提供全免費服務。
“從社會責任角度來看,航空救援有救人、救命的公益屬性。在市場培育的初期,不激進謀利,先用大眾消費得起的服務,讓百姓安心、放心,做好高質量供給,才能讓整個行業行穩致遠。”李晶晶說。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企業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