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2021无码国产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久久综合给久合久久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勠力打造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調查

高云才
2024年09月26日17: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這黃精啊,盛產期畝產達到4000斤,收入好著勒!”

大山深處,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安家鄉神霧嶺村脫貧戶劉幫田一家忙著黃精、蒼術等中草藥材收獲前期田間管理。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守著大山,老劉一家盼望著美好的未來。

神霧嶺茶園 鄖軒文攝

神霧嶺茶園 鄖軒文攝

地處鄂西北,北依秦嶺,南臨漢江,既是山區、老區,又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脫貧地區,經濟基礎薄弱,鄖西扛牢“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新時代新征程,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是鄖西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課題。鄖西縣縣委副書記雷震表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保護綠水青山,激發農民自我發展活力,是實現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必然要求,是鄖西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底氣所在。”

湖北省鄖西縣觀音鎮雙石溝民宿村 鄖軒文攝

湖北省鄖西縣觀音鎮雙石溝民宿村 鄖軒文攝

鄉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近年來,鄖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以基地規模化、產品品牌化、市場特色化為方向,發展溝域經濟、庭院經濟、訂單經濟,著力打造區域特色鮮明、產業布局合理、規模經營適度、產業鏈條完整、利益聯結緊密的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抒寫了新篇章。

山溝致富經——

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有底氣

山連山,山套山,八山一水一分田。

“大山困住了出路,沒想到眼前的大山就是出路。”秋分以后,依托大山的中草藥材陸續進入收獲季節,脫貧戶劉幫田盤算著,家里分的10畝山地加上流轉來的20多畝山地,黃精和蒼術的毛收入不下10萬呢!老劉難掩喜悅。

鄖西80%的國土面積為山區,大山困住了現代農業發展,又給了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新契機。依托自然稟賦,推進溝域經濟發展,鄖西在探索中邁開了步子。

以資源蓄積發展動能,以溝域支撐流域,建設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的溝域產業經濟帶,鄖西立足溝、坡、灣等地形地貌實際,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發展馬頭羊、食用菌、中藥材、茶葉、木本油料、生態漁等溝域產業,培育農旅觀光、文旅康養、農事體驗、鄉土美食等山地特色產業新業態。

“如今,天河、金錢河山青水秀,魚躍景美。一條條昔日無人問津的山溝溝變成了生態美、產業強的金銀川。”鄖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晗說。

因地制宜,領著農民干。

金秋九月,大山深處安家鄉長崗嶺村層林盡染,疊翠流金。

羊肚菌專業戶孫忠書正在翻新土地,加蓋大棚,準備把羊肚菌種植面積擴大到3畝。因為村支書毛德均手把手指導,老孫心里有托底。“毛支書把實驗室變成教室,把試驗田變‘田間課堂,傳授羊肚菌栽培技術。今年我種了1.5畝羊肚菌,收入達到2.5萬元。”眼下,毛德均正在村里完成了新一輪羊肚菌菌種分離、轉接提純和培養,為今冬播種優質菌種打下基礎。

在毛德均的帶動下,安家鄉食用菌大棚已經發展到1020個,種植香菇等食用菌276畝,帶動500余戶農戶增收。長崗嶺村年集體經濟純收入突破50萬元,山高地少的長崗嶺成了村強民富的“幸福嶺”。

“嶺高石坡多,出門就爬坡,十年九來旱,山窮水也惡。”長崗嶺村新舊對比,毛德均感慨發展溝域經濟帶來的新變化,“如今,我們化一溝、一灣、一山地貌為發展優勢,上下游統籌,溝岸戶同治,村里5條山溝溝形成了經果、藥材、珍菌、水產、畜牧五個溝域經濟帶。”

以溝域為單元,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鄖西重點打造安家鄉長崗嶺、上津鎮磨溝、店子鎮七里溝等溝域經濟示范帶424個,溝域內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5萬元。

上津道荷塘 鐘建華攝

上津道荷塘 鐘建華攝

截至目前,鄖西溝域經濟范圍內村集體經濟規模達到25萬元,非固定資產在100萬元以上,實現了“窮溝變富溝”的轉變。

產業主導,幫著農民賺。

走在鄖西的溝溝岔岔,馬頭羊的叫聲在山間回響。

傍晚時分,指著被趕回羊圈的馬頭羊,土門鎮上坪村養殖戶陳先道很開心:“今年已有80只馬頭羊被客戶下了訂單,年底會出欄120只羊,算大賬,能賣20多萬元,全家吃喝用度不用犯愁呀!”

近年來,鄖西依托馬頭羊原產地和主產區的品種、資源優勢,將馬頭羊作為全縣六大重點產業鏈之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已建設年出欄500只以上規模羊場21個,培育馬頭羊繁育場15家,選育種羊2萬多只,全縣馬頭羊飼養量達到50萬只,年出欄27.5萬只,5000多農戶通過養殖馬頭羊實現增收致富。

馬頭羊產業蓬勃發展,只是鄖西發展溝域經濟的一個美麗倩影。

溝溝有產業,村村有特色,鄖西溝域產業重點發展馬山羊、食用菌(蔬菜)、中藥材、茶葉、木本油料、生態漁產業。目前,特色產業基地達到40余萬畝,實現綜合產值48億元。

上津鎮黨委書記王才上介紹,吳家溝村全村333戶農戶,其中258戶發展茶葉3800畝,人均種茶3畝、增收千元以上。

綠色發展,帶著農村富。

深入挖掘山水林田路資源、非遺文化遺產及產品,鄖西大力培育農旅觀光、文旅康養、農事體驗、鄉土美食等新業態,變“溝溝坎坎”為“走走看看”,讓農民吃上“生態飯”“美麗飯”。

“我們使用的有機肥,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讓荷花開放得更加茂盛。”關防鄉沙溝村的藕塘里,種植戶鄭必義正忙著給塘地施肥。

沙溝村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景點,一到夏天,一望無際的池塘里荷葉翠綠,荷花清香,每年都吸引數萬名游客前來游玩,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旅游。

一塘雙收,沙溝村民端上了“美麗”飯碗。“藕魚螺共生”種植、養殖帶動了村民增收,小鄭算了一筆賬:一畝“藕魚螺共生”塘,可產藕2500斤,大泥鰍300斤,青螺100公斤,每畝可實現收益6000元以上。

關防農耕文旅·田園沙溝 冷水稻田  徐軍攝

關防農耕文旅·田園沙溝冷水稻田 徐軍攝

目前,鄖西打造的澗池鄉“淘寶小鎮”、關防鄉“農耕文旅·田園沙溝”綜合體、安家鄉“童話谷·天空牧場”、觀音鎮雙石溝民俗文化村、湖北口坎子山“避暑天堂”等一批“網紅打卡地”,年接待游客132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2億元。

童話谷·天空牧場  徐軍攝

童話谷·天空牧場 徐軍攝

也要看到,鄖西溝域經濟在取得良好開局的同時,還存在著“弱、小、散”等問題。鄖西地處秦巴山區,受地理位置限制,山地農業科技人才不多、產品加工能力不強、鏈條延伸不足,溝域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分析,充分發掘山溝資源,是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方向。

一方面,科學規劃溝域產業布局。聚焦山溝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科學規劃連片發展,充分利用鄉村溝、坡、灣等地形地貌,以溝域為單位,發展食用菌、中藥材、木本油料、茶葉、生態漁業等適合溝域發展的特色產業。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溝域產業主體。要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培育新型農村農業市場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開展集約化、標準化、服務化生產,為建設現代化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揮引領作用。

王晗表示,抓好小流域綜合治理,發展和壯大溝域經濟,下一步重點要延鏈、強鏈、壯鏈、補鏈,依托溝域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特色產業,大力培育休閑觀光、農事體驗、文旅康養等新興產業,吸引城里人往鄉下跑,到溝里玩,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以市場為導向,變溝域資源優勢為溝域經濟優勢。

山村小庭院——

戶戶增收有了聚寶盆

明者因時而變。

扭住庭院經濟發展,是鄖西致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又一探索。

目前,鄖西充分發揮庭院經濟經營靈活、管理方便、投資少、成本低、效益好的特點和優勢,堅持掃干凈、擺整齊、無污水、消隱患、環境美,積極發展小果園、小菜園、小池塘、小養殖、小商店、小餐館、小作坊“七小業態”致富模式,將千家萬戶的小庭院匯集成戶戶增收的聚寶盆。

組織推動,形成庭院經濟聚合力。

牽牛牽鼻子,提衣提領子。發展庭院經濟,需要組織體系支撐。

六郎鄉金錢湖魚場  方戎攝

六郎鄉金錢湖魚場 方戎攝

“門前一樹椿,春菜不擔心”。六郎鄉瞄準商機,通過招商引資,吸引趙家河村4組村民王德寶回鄉創業,投資成立了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種植香椿1000多畝,年產椿芽30萬公斤。

“每年3月中旬就可以開始采摘椿芽,每2天可采摘1次,7天一茬,一年可采摘8茬,每茬可采摘2.5萬公斤以上。”合作社負責人王德寶介紹,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合作社在種植、銷售鮮香椿的基礎上,開發了速凍香椿、干香椿、香椿醬、香椿油、香椿茶等多個香椿系列產品,帶動了200余農戶增收致富,年產值達500余萬元。

鄖西將庭院經濟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打造,發動群眾共建共享,變“要我干”為“一起干”,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齊抓共管、你追我趕的發展局面。同時,縣委、縣政府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問題,破解難題,相關部門強化協調配合。

“凝聚工作合力,為群眾發展庭院經濟營造出了良好環境。”鄖西縣委辦公室主任鄭大柱說。

規劃保障,形成庭院經濟推動力。

政策引導,激發了村民發展庭院經濟積極性。

“以前院子里的空地都閑置著,現在發展庭院經濟,垃圾、廁所、污水一起治理,不僅讓院子變得更加整潔美觀,還增加了收入,真是一院兩收。”

馬安鎮白家山村民王祥美將房前屋后的荒地開墾出來,種植了20余畝向日葵和10畝高粱,通過對接酒廠和市場主體,年收入6萬元。2024年馬安鎮跟蹤監測驗收通過316戶,新培育庭院經濟農戶423戶,全鎮庭院經濟農戶將達到980戶以上。

鄖西出臺了庭院經濟獎補范圍及標準,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發展庭院經濟增收幅度較大的示范戶、脫貧戶及監測戶進行扶持,用真金白銀引導農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庭院。

“發展庭院經濟,關鍵是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通過規劃保障,推進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馬安鎮鎮長黃永海表示。

充分發揮庭院經濟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馬安鎮結合自然資源條件,引導村民根據實際情況,在發展庭院經濟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庭院經濟項目,與農戶簽訂中長期發展規劃協議書;同時,邀請農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和技術培訓,為村民提供種植、養殖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解決村民在發展庭院經濟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降低風險……

融合發展,形成庭院經濟新業態。

把庭院經濟與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全域旅游有機結合,抓好農村公路、廁所、污水、垃圾、托幼、養老等鄉村建設“六件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在農家、富在庭院”,促進了鄖西鄉村發展庭院經濟多業態形成。

關防鄉 沙溝和美鄉村  徐軍攝

關防鄉沙溝和美鄉村 徐軍攝

“發展庭院經濟,大伙兒商量出臺了產業創新發展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支持村民發展種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旅融合、農村電商等產業。”關防鄉沙溝村黨支部書記盧從信說,村里還引導群眾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美化了家庭,發展了鄉村旅游。

目前,全村已經引導農戶改造庭院166戶,興辦豆腐、花饃、釀酒等傳統家庭作坊15家,開辦特色民宿、農家樂20家,帶動30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鄖西綜合農戶經營意愿和自身特長,引導支持農戶從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手工、特色餐飲等方面入手,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宜商則商,利用房前屋后閑置土地發展蔬菜、馬頭羊、茶葉、農家樂等,還利用閑置房屋建好托幼、養老中心,讓資源“活”起來、環境美起來。

目前,全縣建設家庭養殖園、家庭作坊、家庭菜園、家庭旅館等1.5萬余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調查發現,發展庭院經濟,當前的短板是適齡勞動力欠缺。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加快,不少村民選擇離開賴以生計的家鄉奔赴遠方,在農業勞動力中,青壯年勞力外出較多。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分析,推進庭院經濟發展,關鍵是要因戶盤活農家資源,多措并舉打造庭院經濟新形態,讓庭院經濟等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成果留住村里人、留住村民心。

一方面,要因戶置業激活資源要素動力。根據農戶的特長和意愿,充分發揮房前屋后的土地資源和較為寬敞的房屋資源,發展中藥材、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種植,馬頭山羊、秦巴黃牛、黑毛生豬、梅花鹿等特色養殖等特色養殖,手工藝品、藤編等特色加工,商店、農家樂、旅館、民宿等特色鄉旅,讓庭院“活”起來。

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實庭院經濟發展基礎。對農戶特別是脫貧戶、監測戶在符合規定和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有院落空間及資源資產,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多種業態,達到一定發展規模的,要分戶給予政策支持,推動庭院經濟持續發展。

馬頭羊產業 徐軍攝

馬頭羊產業 徐軍攝

一張藍圖繪到底,按需培訓激發庭院經濟活力成為鄖西農村新顏值、新氣象。

雷震表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要不斷滿足農民培訓需求,積極整合各類培訓資源,按照從事產業類別、規模大小,分層分類制定農民培訓計劃,通過鄉村產業人才保障來提升農民發展庭院經濟能力和水平。

山村小訂單——

帶領農戶實現“種有定向、銷有方向”

知者隨事而制。

訂單經濟,正在成為鄖西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一道亮麗風景。

鄖西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積極發展以契約式、分紅式、股權式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的訂單經濟,促進產銷銜接、農產品流通,切實將致富路延伸到百姓家門口。

龍頭引領,訂單基礎越夯越牢。

以市場為導向,發展鄉村龍頭企業。

“瞧瞧,這花椒樹成活率高,掛果見收快,出產的花椒粒大飽滿、色澤鮮艷、香氣濃郁、麻味純正,每公斤價格達到120元。”

六郎鄉康家梁村村民曹忠林是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創始人,合作社共有社2000多戶,現在已經注冊成立了花椒龍頭企業,主要經營鮮花椒、干花椒、花椒面、花椒醬等系列產品,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香口好香口蔬菜基地 徐軍攝

香口好香口蔬菜基地 徐軍攝

通水通路,自主自愿,集中連片,六郎鄉依托龍頭企業,從2017年開始就探索出了一條花椒興鄉、花椒富民的新路子。通過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堅持栽植花椒10800畝,年產花椒100多萬斤,產值5000多萬元。

近年來,鄖西有序引導大學生畢業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下鄉,成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村農業市場主體,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全產業鏈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提高質量,訂單保障越扎越實。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產品就有好價錢。”

9月20日開始,槐樹林特場槐樹村種植戶余學龍種植的優質水稻開鐮收割,“平均畝產達到1200斤,比去年提高了100斤以上,都是農業技術服務得好啊!”

品質好,口感香,槐樹林特場注冊了“大梁情冷水稻”商標,今年這個特場種植水稻1770畝,預計總產量210萬斤,產值1000萬元以上。今年,鄖西種植優質水稻2.69萬畝,總產量預計達3000萬斤,比上年增長1.4%。

鄖西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的“六統一”模式,由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戶實行產前培訓、產中指導、產后服務,提高農產品產量、品質和市場競爭力,讓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推動農戶由“會種地”到“種好地”、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通過產銷訂單,帶領農戶實現“種有定向,銷有方向”。

截至目前,鄖西發展訂單經濟主體達138家,通過簽訂農產品收購合同并明確最低收購價,發展鐵掃帚、雙高紅薯、黃皮椒、山野葡萄、高粱、艾草、煙葉、花椒等訂單產業基地面積6萬余畝,輻射帶動1.5萬戶農戶增收。目前,鄖西食用菌、蔬菜等優質農產品暢銷馬來西亞、東南亞等國內外市場,出口創匯1.5億美元。

香口鄉好香口蔬菜基地 鄖軒文攝

香口鄉好香口蔬菜基地 鄖軒文攝

利益聯結,訂單推進富裕農民。

走進香口鄉上香口村,一眼望去,黃皮椒、黃瓜、四季豆開始收獲,一派繁忙景象。

村里蔬菜種植戶鄭海濤說:“我們的蔬菜都是綠色無公害的,吃起來放心,不愁銷路,公司每天上門來收購。”小鄭說的公司是湖北食宴三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利用當地的蔬菜、香菇、田螺等綠色有機食品原材料,生產冷凍速食食品。“去年我和三合公司簽訂了5畝大葉芥菜訂單,收益超過萬元,今年我又擴大了種植規模。”

今年,三合公司已同鄖西34家生產主體簽訂供應訂單,帶動8000余戶農戶發展農業,訂單基地規模達3萬余畝。

說一千,道一萬,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必須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

鄖西引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建立利益共同體,企業和合作社充分發揮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把小農戶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采取土地流轉、勞務就業等形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構建利益共同體,帶來的是發展的動力。訂單經濟能不能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水平是關鍵。調查發現,鄖西縣土地坡度大、分散且碎片化,適度規模經營程度低,智能化裝備和大型農機具推廣受限,機械化作業量小,產業發展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水平不高,制約著訂單經濟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分析,發展訂單經濟,關鍵是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核心,不斷推進訂單經濟的發展壯大。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

雷震表示,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下一步要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共建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將標準化、品牌化貫穿于企業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帶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發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質量水平和品牌效益,推動一批經濟效益好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壯大,不斷增強聯農帶農能力。

山川相連,稻菽金黃。

目前,鄖西正在著力培育100家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0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為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不斷夯實根基……

相關閱讀:

記者手記:馬頭羊的啟示

(責編:郝帥、章斐然)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