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24)》發布:城市聲環境晝間達標96.1%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歐陽易佳)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噪聲自動監測能力顯著提升。全國城市聲環境功能區手工監測晝間達標率為96.1%,夜間達標率為87.0%,同比穩中有升。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機動車保有量日益增加,工業、商業、建筑施工等活動越來越頻繁,導致噪聲源不斷增多。隨著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越來越高,噪聲污染問題逐漸成為生態環境質量和城鄉人居環境的短板。
一年來,各地創新管理手段,著力消除居民“家門口”的噪聲污染。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6個地級城市印發了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7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噪聲》發布實施,推行工業企業噪聲排污許可證管理;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投訴典型案件,生態環境部開展了4批42個典型案件督辦,惠及百姓萬余人。
《報告》指出,2023年,各地各部門不斷強化宣傳引導,社會共治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與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辦《噪聲法》及配套制度培訓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噪聲污染防治內容納入《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全國寧靜小區(含安靜居住小區)創建數量達1529個。
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先行先試、穩步推進。“靜音車廂”推廣,92列靜音列車在祖國大地上飛馳;“綠色護考”行動持續開展,年均受益考生超過3000萬人;“寧靜中國·我在行動”宣傳專欄設立,將各地噪聲污染治理的先進經驗、創新思路、積極成效在全社會范圍內展示宣傳。
《報告》顯示,接下來,將通過鼓勵各地健全噪聲防治法律法規、依法劃分聲環境功能區和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嚴格噪聲源頭管理、提升噪聲監測能力、探索噪聲地圖應用、試點開展噪聲治理評估等方式,補全噪聲污染防治“短板”,努力解決群眾“家門口”的突出噪聲問題。(實習生徐皓萱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