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產教融合視角的創新創業型科技人才培育
產業變革是科技革命的原始動能,科技革命是產業變革升級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歷史新時期,國際科技和產業競爭正逐步向基礎研究前移,未來產業、新興產業、支柱產業的演進加速突破。以科技制高點、產業白熱化競爭及高端人才培育的大國博弈空前高漲,培育符合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需求的創新創業型科技人才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當前甚至未來一個時期首要任務。
加強對創新創業型科技人才培育需要有前瞻式考量、全局性規劃、戰略性布局、整體式推進,促進科技、產業、教育、人才四環節的互為作用、連環發力、同頻共振。
前瞻式考量必須明確組織主體定位清晰組織責任。明確科技、產業、教育、人才的各組織主體地位,清晰主體的組織定位以及職責,遵循人才發展規律,挖掘人才智力水平,推動建設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育主體的組織銜接。面向全國、走向全球的一流“鏈主型”企業,探索推進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創新人才體系,嫁接國家優良的小中高等各級教育資源,改變教育傳統育人模式,注重培養理念和培育模式借鑒與創新,突破育人只動口專動筆的教育窘迫,激活人才勤動腦常動手的潛能,鼓勵從教室走向科研院校走進企業、從教室走向實驗室走上生產線,助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配套的人才需求。
全局性規劃必須提速創新成果高轉化效能。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促進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構建研究創新格局,提升研究體系建設水平,著力推動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科技力量上下銜接、差異布局。凸顯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現行的主引擎,利用好市場力量,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全局謀劃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場景和空間載體。引導創業型大學、創新型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的持續發展,運用市場規律和市場機制,實現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在產業發展中的順利轉換,有效打通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確保早期創新概念平臺建設先進,提升中期試驗研發成果產業化配套效能, 完善成果轉化配套服務,實施全過程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打造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生態、產業引擎和人才培育體系。
戰略性布局必須以知識價值、科技勢能、人力資本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激發資源、勞動力、技術、資本、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落實人才從人力資源轉換成為人力資本先進理念實踐,突出知識價值、技術勢能、人力資本導向性,積極開發引領世界的自主創新科技,加強卡脖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打造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打造未來產業創新策源地,整體推動生產方式、組織模式的變革,并將技術勢能轉化為商業價值,將商業價值植入人才培養與開發,以人力資本導向人才培養為終極,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賦權、薪酬制度、考核評價、勤勉盡責機制等方面的人才改革舉措。整合社會資源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創業項目、搭建創新平臺,鼓勵社會力量設立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基金、捐贈等,進一步優化多元投入機制,增強人力資本的支持力度。創造實踐實干機會,關注扶持創新創業型人才成長、發展。
整體式推進必須以激發科技、產業、人才各活力為動能。注重保護科技創新的活力,關注產業發展的虹吸效應和乘數效應、聚集效應,堅持人才服務精準對接、分類施策,為各類科技人才營造自由探索、勇于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氛圍,釋放容錯空間、創新空間、創業空間。應當積極鼓勵各地發展各具行業特色的創新集聚區,建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注重教育領域對于大國工匠、科技科學家和專業技術人才的深度規范培養,特別是針對多科學交叉的創新創業型技術人才培養,發揮其在科技產業轉化過程發揮轉化加速器的重要作用。強調科技、產業、教育、人才的協調聯動,實現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匯聚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作者為廣東海洋大學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