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連心手相牽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搭乘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的外籍旅客即將到達昆明,云南成為諸多海外游客入境中國的首站,與此同時,裝載機械設備、發電機組等貨物的班輪從泉州港出發開往迪拜,海上絲綢之路的外貿船只絡繹不絕。“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互聯互通、促進聯動發展的生動寫照。
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硬聯通”鋪就互利共贏路
今年10月2日,雅萬高鐵正式啟用,作為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雅萬高鐵將雅加達和萬隆兩城間的旅行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為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加速度”。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中國與共建國家在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深入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基本形成“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格局。
10年來,雅萬高鐵、蒙內鐵路、亞吉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成功建設,資金融通為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與落地提供支撐。在中國銀行跨境金融、國際結算服務助力下,“中國建造”走出去,中企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橋順利建成通車;在中國建設銀行的出口信貸融資支持下,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項目得以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為國際貿易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全球經濟注入了新活力。海上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持續拓展,釋放經濟發展動能,為促進經貿和產能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軟聯通”賦能經貿發展繁榮
在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區的東興口岸,貨物貿易往來頻繁。高貨值的硅油、無紡布、棉紗等東盟產品持續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制造的鞋材、燈具、工程機械等大量產品也通過貿易運輸流向東盟國家。
互市興、產業旺的繁榮景象得益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實施。根據協定,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貨物貿易成本降低,出口機遇增加,促進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規劃規則標準‘軟聯通’漸入佳境。與相關國家進行戰略對接有利于凝聚共識,使合作更加契合對象國的發展需要。”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表示,“軟聯通”對我國持續提升對外開放空間、層次和水平具有重要影響,與制度型開放密切相關。
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與共建國家、國際組織在發展戰略規劃、技術經濟政策、管理規則和標準等方面發揮政策協同效應,共同制訂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為深化務實合作注入了“潤滑劑”和“催化劑”。
10月17日,中國與塞爾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中國簽署的第22個自貿協定,塞爾維亞成為中國第29個自貿伙伴。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一帶一路”經濟學》報告,“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將使參與國間的貿易往來增加4.1%。到2030年,“一帶一路”倡議每年將為全球產生1.6萬億美元收益。
中國與共建國家拓展相互投資和產業合作領域,推動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續的貿易體系,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心聯通”匯聚合作發展力量
設立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內的泰國魯班工坊是中國首個海外魯班工坊,這里不僅有先進的實訓設備,還有來自中國的課程、教學標準和教學資源。機械電子、鐵道工程技術、鐵道運營管理等專業的開設,提升了當地職業教育水平,7年來為泰國培養了大量青年技能人才。
中國與共建國家在教育交流合作中進行多種技術的交流、多重理念的融通,架起“心聯通”的橋梁。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于世界,包容多樣文明。中國與共建國家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體和智庫合作、民間交往等,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
讓菌草技術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落地生根、在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綜合性示范農場開展技術援助、為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博愛醫療急救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拉近共建國家人民心與心的距離,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民生工程快速提升共建國家百姓獲得感,‘小而美’項目通民心、達民意、匯民情,扎扎實實地解決了當地民眾關心、焦心的難題,切實幫助他們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發展條件。”商務部研究院“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研究所所長祁欣說。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打造出一個個“國家地標”、一項項“民生工程”、一座座“合作豐碑”。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共建“一帶一路”將實現更高質量的共商、共建、共享,為全球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注入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