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八
2021年全國財政“賬單”出爐 收支運行亮點突出
新年伊始,國新辦舉辦了經濟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介紹了2022年的工作部署,并就社會各界關心的話題進行回應。對此,人民網推出了“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進一步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堅定信心、走向未來,尋找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密碼”。
2021年,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2.8萬億元直達資金運行順暢,財政支出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預算以內,基層“三保”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在1月25日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2021年全國全年財政“賬單”出爐,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發布會上介紹了2021年全年財政收支情況,并表示2021年財政收支形勢符合預期。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圖片來源:國新網
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國家的“錢袋子”狀況到底如何,全年財政收支“賬單”有哪些看點,2022年財政工作怎么干?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中央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良好。2022年,財政政策要服務于穩字當頭的總要求,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2021年全年財政收入有多少?
超收完成 全年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
會上,許宏才表示,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全年完成預算并有一定超收。
據了解,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5萬億元,突破2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與2012年的11.73萬億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稅收收入17.27萬億元,增長11.9%;非稅收入2.98萬億元,增長4.2%。
許宏才表示,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是經濟恢復性增長,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價格上漲帶動,2021年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沒有通過增加市場主體稅費負擔的方式增加收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財政收入超收是受益于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底色靚麗,態勢良好。雖然通過減稅降費減少了萬億元稅收,但通過企業利潤營收增長,財政收入情況不降反升,體現了中國經濟的良好活力。
“需要強調的是,要理性客觀看待財政收入超收。”許宏才表示, 2021年財政收入實現超收,但與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3.1%,增幅低于GDP增長,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財政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2021年的超收按照預算法規定,全部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沒有安排當年支出。這會給今年預算安排提供更多資源和空間,也為保持今年支出強度、推動財力下沉提供資金支持。
財政支出都花哪兒了?
全年財政支出近25萬億元 民生保障支出占大頭
據悉,2021年,財政支出控制在人大批準的預算以內。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63萬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3.5萬億元,比上年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1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0.3%。
2021年,各級政府堅持帶頭過緊日子,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同時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國教育支出3.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4%;衛生健康支出1.92萬億元,在2020年疫情防控高基數增長的基礎上,2021年繼續保持較高支出強度,支出規模與上年基本持平。
此外,在直達資金層面,效能繼續提升,惠企利民精準有效。財政部門實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全年中央財政共下達直達資金預算指標2.8萬億元,各地累計實現實際支出2.67萬億元,占中央財政已下達的95%,為地方落實惠企利民政策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提供更好財力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央財政持續壓減本級支出,集中財力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并積極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向基層傾斜。2021年,用于增加地方財力的均衡性轉移支付1.89萬億元、增長10.1%,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是3373億元、增長13.2%,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3027億元、增長8.5%,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882億元、增長11%。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屬于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范疇,不指定用途,地方可以用來充實困難地區的財力。這些措施為地方做好基層“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財政保障。
盤和林認為,2021年,財政支出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加大扶貧力度,推動中央資金直達方面,財政資金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時政府內部過緊日子、苦日子,節約開支,財政支出在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收入提升,支出減少,未來財政運行空間加大。
2022年財政工作怎么干?
六方面入手 2022年積極財政再出發
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才能提升效能,更加精準、更可持續?
許宏才表示,今年,財政部將準確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是堅持總量和結構并重,提升財政政策效能;二是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三是用好地方政府債券,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四是增加轉移支付,保障地方特別是基層政府財政能力;五是嚴控政府支出,提高財政資金績效; 六是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增強可持續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沖擊,穩增長壓力較大,2022年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實現穩定總需求、優化供給結構、補短板提升經濟效率的作用。
1億多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韌性所在,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在減稅降費層面,許宏才表示,針對市場主體需求,2022年將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這對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終端消費、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主要從四方面發力。
一是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和更新創造。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促進制造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促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增加活力。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措施,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經營壓力。
三是聚焦增強地方財力,為減稅降費提供保障。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向市縣基層下沉,避免地方因財力不足而在減稅降費上打折扣。
四是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總的看,2022年減稅降費對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終端消費、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羅志恒表示,2022年財政政策既要對沖經濟社會風險,更要確保自身風險可控,在多重目標下行走,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減稅降費和財政可持續性的平衡、短期經濟社會穩定與長期內生增長動力的平衡、民生福利改善與科技強國的平衡。
相關閱讀: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一】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再上新臺階 外貿經營主體活力繼續增強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二】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三】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四】
36.3萬億元、10億噸、70%:從三個數據看中央企業2021年答卷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五】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六】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發布會系列報道之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