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 我國經濟提質增效穩步前行
由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為抗擊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張啟龍在解讀《公報》時表示,2020年,以“減稅”替代“直補”支持創新政策取得良好成效,企業研發活動積極性持續提升。相關部門明確將制造業企業研發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望帶動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高技術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更加追求質量和效益,加強科技創新則是重要著力點。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各地區密集出臺相關文件和政策,為企業創新發展增添動力,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
量化目標、強化支持
地方密集出臺《規劃》引領創新發展
在經濟轉型升級,強調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各地方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并相繼提出相關產業的“十四五”發展量化目標。
《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海南高新技術產業取得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8000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 3000家。力爭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總額突破萬億元,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江蘇省“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力爭達到1.6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處于全國最前列。圍繞高端軟件、重點行業應用軟件等領域培育10家百億級頭雁型軟件企業,30家國家重點軟件企業,300家省級重點軟件企業,建成1個國家級軟件產業集群。
《北京市國資委國有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引導企業加大在創新能力體系和高精尖產業領域的投入力度,推動國有資本向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價值鏈高端集中,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鏈長”企業。“十四五”時期,市管國企研發經費投入累計不低于2000億元。
服務優化、資金加碼
地方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為保持我國經濟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前不久,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門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培育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響應國家政策,各地區正積極引導企業聚焦實業、專注主業,在細分行業領域精耕細作、創新發展、做優做強。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間,貴州省計劃每年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戶以上,將從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賦能、促進中小企業培育孵化、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工作。
重慶市日前印發《重慶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服務行動方案》指出,接下來該市將匯集中小企業需求,提供人才培訓與引入、產品檢測服務、融資服務、技術創新、工業設計等一系列精準服務,協助企業研發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協調市內大型企業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共享數據等。
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培優培精100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0戶左右省級專精特新“成長”企業。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新建項目、技術改造、研發能力提升、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項目,省級專項資金予以重點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