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發力創投基金 壯大耐心資本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上述政策措施也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創投17條”)的務實之舉。
央企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不僅有利于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增加耐心資本供給;同時也有利于推動國有資本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業和投資生態鏈,激活創投市場的活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具體措施來看,新政將進一步激發國資創投的潛力和活力,帶動科技創新產業的協同發展,具體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推動國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更加適應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所謂“耐心資本”,是專注于長期的項目或投資活動,不以追求短期收益為首要目標,并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的資本。在創投領域,科技類企業的成長周期往往都很長,這就要求創投基金要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陪伴企業穿越周期,而不是在短期內兌現效益。
因此,此次發布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引導了央企設立創投基金的投資方向: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以具備硬科技實力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創新企業為主要投資標的,長期支持陪伴科技創新企業成長壯大。更重要的是,明確了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存續期最長可到15年,較一般股權投資基金延長近一倍,高度契合了早期科創企業的成長周期。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點的考核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將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國資創投中來,提升行業活力。
近年來,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紅線”下,國資創投在考核機制和容錯機制方面,都與市場化有一定的距離。今年以來,隨著國資創投改革步伐的加快,關于健全國資創投的容錯機制、考核機制等話題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
今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創投17條”首次明確提出,“優化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健全績效評價制度”,并明確“探索對國資創業投資機構按照整個基金生命周期進行考核”。這一政策信號為探索容錯機制提供了重要指引。
此次發布的政策措施也是對“創投17條”的進一步落實,明確了“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合理容忍正常投資風險,根據投資策略合理確定風險容忍度,設置容錯率,重點投向種子期、初創期項目的基金,可設置較高容錯率”。
健全合理的考核機制和容錯機制,有助于提高國資創投基金的投資效率,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其中。同時,國資創投機構能夠以更市場化的心態去投資,切實發揮國資創投的主力軍作用。
當前,推動央企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大幕已開啟,相信未來在國資創投的帶領下,我國創投行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