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多種市場要素深度交融 “灣”有引力帶動區域發展
“絲路明燈、玉蘭花開”。6月30日,隨著彩車車隊緩緩從沙角半島駛向交椅灣,主塔造型為玉蘭花的東莞濱海灣大橋,在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后順利通車。濱海灣大橋,毗鄰港澳、緊連廣深,與前海、南沙等國家自貿片區緊密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大動脈的進一步暢通,為“1小時生活圈”再添新名片。
伴隨著香港回歸25周年的創新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三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重大工程、創新制度把粵港澳大灣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機制、新路徑層現迭出,多種市場要素互聯互通,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在崛起。
“產、學、研”協同發展
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2016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高一博臨近畢業。幾經考慮后,他并未選擇在香港就業,而是前往深圳創業。
為聚焦于MEMS硅基生物芯片(Bio-MEMS)檢測技術與分子診斷系統的研究,高一博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功能樞紐署理院長溫維佳教授一起創辦了尚維高科。“2020年5月,我們了解了這里的發展前景、政策支持,就把公司搬到了這里。”高一博告訴人民網財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局中,自己有幸參與了廣東省科技廳、深圳市科創委等部門的技術攻關項目,為創業積蓄了力量。
近日,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為第三所內地與香港合作大學。圖為建設中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圖片來源:人民圖片
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的大灣區的重要定位。以成果產業化應用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以基礎研究為主的北京懷柔、以開放創新為主的上海張江,一起成為我國三大綜合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如今,一批體現國家使命和擔當的科技力量,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蟬聯全國第一,實現了全國“五連冠”,研發經費支出超38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達3.14%;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5年投入1500億港元推動創新科技,帶動產業發展熱潮,并相繼成立了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8所與世界級科研機構合作的實驗室;澳門特區政府相繼成立了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涵蓋了中藥質量、仿真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能城市物聯網等領域,并實施了“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發展政策,推動科創快速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智能網絡與系統實驗室主任、教授陳凱向人民網財經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發揮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的優勢,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動技術、信息、數據等生產要素的流通與應用,成為了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路徑,這也是三地人才與“產、學、研”協同創新作用的結果。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一直以來,港澳各方面交流緊密,兩地高校在科研人員交流、科研合作、實驗室交流、學生聯合培養,以及共同申請國家科研項目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基礎。期待今后這樣的合作會更加密切,更加扎實。
市場要素互聯互通
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2022年6月28日,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決定批準兩地交易所正式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互聯互通下的ETF交易將于2022年7月4日開始。
“這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更豐富的投資標的,更快捷的投資便利。”聽到這一消息后,在洋蔥集團負責戰略管理和資本運營的何珊告訴人民網財經,近四年來自己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建設以及香港、內地資本市場的加速融合,深感兩地互聯互通帶來的巨大市場發展。“這為企業全球配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為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紅利,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在數字化上圍繞科技研發、應用場景等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陳凱向人民網財經表示,香港基于在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區的數據要素安全協作優勢,賦能金融機構探索利用聯邦學習和隱私計算技術,在智能風控、反洗錢、普惠金融等方面提供了基于數據的人工智能決策服務。這不僅推動了粵港澳在金融基礎設施上的互聯互通,也為香港提供了智慧金融升級的破題之道。
事實上,不僅ETF交易,近年來“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一系列政策及產品創新推動了香港與內地的深度合作,兩地間的資本、人才、市場、數據、信息、貨物等要素汩汩流動,為大灣區的企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一些創新新業態也采取了審慎包容的原則進行監管,鼓勵先行先試。”粵港澳互聯互通產生的聚合效應,讓貨拉拉副總裁陳宇深有感觸。他說,2014年貨拉拉從香港走向深圳叩開內地市場大門時,兩地間的市場互補性與人才、政策的支持,讓他們備受鼓舞。
“深、港毗鄰的先天優勢為我們帶來了發展機遇。”陳宇告訴人民網財經,香港總部更容易接觸到來自全球的人才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為公司早期發展的融資提供了便利。深圳是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中心,不僅有大量的企業落戶補貼和便利政策,也有充滿活力的體制、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陳宇說,廣深莞佛等珠三角內地城市的高科技制造,服裝、電子、燈飾等輕工業產業蓬勃興盛,對同城及短途貨運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助力公司從香港中環一隅延展到全國各地。
2022年5月17日,繁忙有序的深圳媽灣港。 圖片來源:人民圖片
與此同時,內地企業“南下掘金”也成為市場上的靚麗風景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港中資企業及下屬實體公司注冊總數已超過4000家,業務覆蓋金融、建筑、通訊、貿易、物流、科技等領域,保障了供港90%的活豬活牛、78%的飲水、70%的鮮活畜禽、52%的小麥粉、42%的油氣,總資產規模達14.98萬億港元。
此外,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澳門輸往內地貨值18.1億元,按年上升12.3%,出口至中國香港的貨值91.6億元上升22.7%;全年產自內地的進口貨值485.2億元,按年上升75.7%。
打造“1小時生活圈”
讓公眾獲得滿滿幸福感
“如今,從珠海到香港,坐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只需三十多分鐘。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商務交流,愈發地方便高效。”全國工商聯青委會港澳委員、萬希泉鐘表有限公司創辦人沈慧林記得,得益于大灣區之間發達便利的交通網絡和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建設,自己曾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從香港到深圳、廣州、南沙多個城市參加了不同的活動。
當前,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與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鐵路通道等,架起了大灣區橫向“黃金走廊”;通車多年的廣深高速公路、廣珠城際軌道,與在建的中山西部外環高速公路等構成縱向骨架。目前,大灣區核心區高速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8.7公里,媲美紐約、東京等世界主要灣區。
“現在我們經常把香港的鐘表展和深圳的鐘表展,放在一起舉辦。”沈慧林告訴人民網財經,粵港澳不僅交通便利,文化也共融,讓創業者們倍感親切。
“粵語、粵劇以及香港音樂、影視等文化,在大灣區有著深厚的影響,這也讓大家對于文化、藝術、時尚等領域的創意產品,有著天然的共情。”沈慧林說,由香港起步融入大灣區,再通過大灣區面向整個中國市場,透過整個中國市場走向全世界,正成為不少香港文化類企業開拓市場的路徑。
2022年6月30日,廣東東莞濱海灣大橋正式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新名片。 圖片來源:中國中鐵
作為香港人,何珊在內地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她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在“1小時生活圈”下大灣區的文化融合整體呈出現多元性和包容性,這讓她更堅定地把事業與家庭扎根于此。她說:“大灣區借助便捷的交通網和獨特的海港群區位優勢與世界各國密切互聯互通,對經濟和文化產業的交流、協同、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大灣區作為高校密集型城市群,在人才集聚和產品開發方面的優勢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專業范疇中,積極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中。”
“在優質生活圈的建設上,內地在出行方面的豐富數據,助力了香港智慧城市出行的應用落地。”陳凱表示,此前存在缺乏大量必要數據等問題,目前隨著城際遷移學習算法,能夠將從其他數據豐富的城市學習到的知識遷移到香港,大大降低了數據采集和計算的難度,減少了部署智慧城市應用的成本。
如今,站在伶仃洋畔眺望港珠澳大橋,寓意三地同心的青州橋“中國結”,正在見證著大灣區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的機遇,見證著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從宏偉藍圖變為壯麗現實,也見證著粵港澳大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背后的發展向心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